第十四章护匈奴副校尉 (第1/2页)
雒阳,北宫。
刘宏坐在御榻上,放下手中奏疏,问道:“昔郑县令张虞为郎官时,光禄勋时拜尚书令,不知卿可记得此人?”
刘虞沉吟些许,笑道:“臣怎会不记得此人?乃臣以为张虞年虽为弱冠,但才能出众,见识不凡,故出任郑县令。”
“陛下或不记得此人,但应该会记得《驳募鲜卑为兵疏》。”
“《驳募鲜卑为兵疏》?”
刘宏略有记忆,惊讶说道:“朕记得此奏疏乃尚书郎官所奏,莫非此郎官便是张虞?”
“然也!”
刘虞微微点头,笑道:“张虞出身云中,深谙胡俗,通晓胡语。昔于客曹时,便为诸卿口译胡语。故知朝廷欲征鲜卑为兵时,大惊失色,遂拟奏此疏。”
刘宏露出深思之色,说道:“如此看来张虞乃德才兼备之士?”
刘虞笑了笑,说道:“张虞年纪虽然轻,但却少年老成,行事多稳重。今虽舍职而入雒阳救故主,但却未不顾郑县政事。据臣了解所知,张虞自上任半年以来,政绩多有建树。”
“如除南山食人之恶虎,清多年所积之刑狱,济千名三辅流民。郑县地窄田少,张虞发大族开山借田,增口户田数。如观以上之所为,可堪良吏之名。”
郑县离雒阳太近了,稍微派人查下,便能知张虞的政绩。今众人得知张虞即便奔波救王允,亦未放弃治理郑县,已是无话可说,反而佩服张虞尽职尽责。
在这种情况下,张虞名声在雒阳中渐起。眼下除了能鄙夷张虞出身卑微外,有心之人已是找不到可以诋毁张虞的点。
而刘虞出于爱才的心理,愿帮张虞说些好话。
“今若继续羁押张虞,看来倒是朕的不是了!”刘宏摇头而笑,说道。
“恕臣直言,陛下本无羁押张虞之念。”刘虞笑道。
刘宏笑了几下,对刘虞的话不置可否。
对张虞这种能为故主出头的官吏,他颇是欣赏。但欣赏归欣赏,不代表他会赞同这种行为,将张虞交于廷尉处置,既有出于维护法律的念头,更有杀杀张虞威风的想法。
但自关了张虞起,张虞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大,不少人希望赦免张虞。这让刘宏不由猜忌张虞是否故意入狱,好让他的名声传开。若张虞提前预谋入狱以来扬名,而这年轻人的心计也太深了!
不管张虞是否故意,就今时情况而言,还是要顺应人心,释放张虞出狱。
刘宏沉吟少许,说道:“王允呈张虞疏,其自言闻并州遭胡劫掠,今欲投身戎伍,为国家守边,不知卿以为如何?”
刘虞捋须微思,说道:“今边塞动荡,选乡人守乡土,不失为良策。而单观张虞才能,武更胜于文,弓马更胜文政。眼下边塞有难,而张虞欲为国家守边,何不如壮其志。”
乡人守乡土乃东汉眼下御边的基本方针,如幽州的公孙瓒,凉州的董卓二人无疑是乡人守乡土的代表。
并州地区因常年作为汉胡的冲突地带,自然也有相应的边人守边土,如郭缊、王柔、令狐发等人。
刘宏微微颔首,询问左右,问道:“并州武官何处有缺?”
侍中杨琦躬腰而答,说道:“陛下,并州武官少有空缺,今欲置张虞,仆以为不如拜其为护匈奴副校尉,以佐中郎将,内护匈奴,北驱鲜卑。”
“护匈奴中郎将为何人?护匈奴副校尉又是何官职?”刘宏问道。
杨琦思绪片刻,说道:“今护匈奴中郎将乃太原王柔,虽与王河内同姓同郡,但却无亲族渊源。而副校尉为中郎将副职,俸禄比千石。”
“中郎将多有上疏言营兵寡弱,不复旧时之数,恳请朝廷调拨兵马。故不如令张虞出任副校尉,以增守防备。”
杨琦字公挺,杨震之孙,杨赐为其从父,而杨彪为其从弟,与王允关系甚好。
刘宏思虑少许,说道:“既然如此,释放张虞出狱,拜其为护匈奴副校尉。”
“诺!”
很快,张虞将拜护匈奴副校尉的消息便在宫中传开。
偏殿内,得闻消息的张让眼神阴冷,心中多有恼怒,有股力无处使的念头。
他两度下手,强行将王允下狱,若不让王允吃亏,他的脸往哪放?
若无张虞横空出世,献万民伞于陛下。他敢肯定,即便能出狱,也得脱层皮。而今王允不止出狱,且还更上一层楼,出任河内太守,离开雒阳,这直接将他的脸打疼了。
张虞小子实在狡猾,从郑县令到护匈奴副校尉,直接跑到边疆任职,让他鞭长莫及,无法寻机报复。
而尚书台里,初为郎官不久的荀攸得闻张虞出狱并拜副校尉官职时,心中多有感慨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