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王允兴汉 (第2/2页)
“如今朝廷衰落,先前被奸贼横行,凌辱公主及先帝后宫,天子尚且年幼,不明白道理。”
“你也不懂吗?我不杀他,难道任由他将诽谤之言记录在史吗?”
王允心里也焦急。
董卓被杀,天下喜庆。
眼下不少士人赶来长安,不赶快杀了蔡邕,以他的名气,后面还怎么杀得了?
他太了解蔡邕,此人性格颇为正直。
在董卓麾下,自己做了很多卑污龌龊之事。
蔡邕恐怕也是知道的。
万一被记在史册,我太原王允岂非遗臭万年?
王允好名,把污名记在史籍,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这些人也不替他想想。
为何满朝公卿大臣,唯独他与吕布能得到董卓的欣赏。
吕布杀了待他极好的丁原,又掘了帝陵,得到董卓信任。
而他王允暗地做了什么,才让董卓会如此相信。
你们不知道,但蔡邕可能知道。
假如让他记下来,那就后世人都知道。
当年司马迁就不知道什么叫为尊者讳。
竟敢把项籍和吕后,并列在本纪帝王传记中,运用春秋笔法连孝文皇帝也敢暗讽。
要是蔡邕也如此,那还得了。
王允很果断,无论谁来求情,他非杀不可。
《史记》成书后,在两汉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,也无人敢作注释。
虽说如此,却一直被藏在长安或雒阳的宫阙书府内。
只有亲近及位高权重的大臣,才有机会借阅。
王允当然也看过,也明白一旦这种巨作问世,哪怕是诽谤之书,朝廷和天子也不会销毁。
反而保留到后世查阅。
等杀了蔡邕之后,王允总算放下心了。
吕布却面色凝重来问:“既然把蔡邕杀了,那凉州诸将,是否也斩尽杀绝?”
谁知王允反问道:“他们无罪为何要杀?”
吕布顿时缄口结舌。
蔡伯喈只是叹息一声,你就硬要杀。
董卓麾下的凉州诸将,可杀了许多朝堂官吏,还凌辱过宫女,这也能放过?
定罪方式,未免太因人而异了罢。
吕布建议道:“那不如赏赐钱财给他们,好收拢人心,使其不会惧怕。”
王允皱眉不悦道:“奉先,朝政之事,你远在边州不知如何处理,也是正常。”
“朝堂日后还是要仰仗于你,但眼下老夫怎么做,你多看多学便好。”
吕布沉默片刻,然后拱手道:“布,告退!”
没过数日,王允打算赦免西凉诸将。
可事到临头又怕赦免后,这些粗鄙的武人畏威不畏恩,有反复之意就不好处置了。
于是暂且搁下。
打算过段时间再赦免。
后来又找人商议,想将凉州士卒尽数解除兵戈甲胄。
消息传到军营,李傕等诸将惊恐不已,派人来长安探问王公如何肯放过?
王充觉得胜券在握,故意晾着对方,傲慢回答:“有罪之人一年内,不可赦免两次。”
意思等明年再说。
正当凉州诸将六神无主,想逃命之时,讨虏校尉贾诩站出来道:“如果抛弃大军独自逃窜,连民夫也能将我们生擒斩杀。
还不如率军西进拥护陛下,攻取长安给董太师报仇,若事不可为,再逃也不迟。”
凉州诸将遂下狠心,领兵西进。
果然攻克长安,吕布出逃关东,王允被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