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1快言快语 (第2/2页)
“也还好吧,本来就没有太多活,红隼就看看移动化这个大方向有没有好项目,嗯,投资嘛,复杂也复杂,简单也简单,很多事还得看运气。”刘琬英笑道,“今日资本的徐总就最近运气不好,项目总是有这这那那的问题,像雷君雷总,他之前就是一个人做天使投资人,投资效果也不错。”
她继续说道:“后面看情况再招人,但我这边总体人数不会超过10个,里面再加上过山峰需要的信息筛选,也就够用了,我不像你能这样大刀阔斧,这些能维持好就可以了。”
俞兴点点头,说道:“那就看后续运转的情况怎么样再调整,反正就是一个灵活。”
两人继续闲聊,刘琬英免不得的提到两位新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,其中一条让俞兴来了点兴趣。
“等下,等下。”俞兴放下筷子,“刚才说的那个再说一遍。”
刘琬英往前倒带:“刚才说的什么?哦,说的华尔街的创业新星,伊丽莎白·霍尔姆斯,做的是血液检测工作,很受华尔街媒体的看好,《旧金山商业时报》《华尔街日报》《连线》等好几家知名的报纸都给过她长篇报道。”
俞兴已经想起这位了。
一位在华尔街媒体口中完美的存在,名校辍学、白手起家、意图颠覆、极其自律,一直在公开场合进行包装并模仿苹果的乔布斯,喜欢穿乔布斯式的高翻领黑色毛衣,嗓音也总是压成男性化的低沉,把医院的抽血针比作中世纪酷刑,每每还提到叔叔因癌去世的故事。
她宣扬的是只需要从手指采集一到两滴血,价格也只有传统检测方法的十分之一,从胆固醇到癌症就几乎都能检测。
如果成功,当然就是颠覆,但最终只是一场骗局。
可惜的是,这家公司似乎没有上市。
俞兴自己学医出身,对于这种骗局的印象很容易深刻,这会再听名字和项目,很快就对上了情况。
刘琬英简要介绍之后询问俞老板的意思:“这里有什么情况?”
“客观来看,这种血液检测的颠覆难度是很大的,而且,公司和个人包装的越光鲜,内里似乎就越容易有问题,我对你说的这个项目保持极大的怀疑。”俞兴认真的说道。
刘琬英思考两秒,沉吟道:“她的公司创办好几年了,媒体报道,机构投资,今年的公司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。”
换言之,这家公司的方向是经过多轮背书的。
俞兴笑着问道:“过山峰出手的三次,这三次问题的本质很复杂吗?它们的名头小吗?它们没有各种各样的背书吗?10亿美元,多吗?”
作为一位创业者,这话显得很狂妄。
但是,作为驱使过山峰的幕后黑手,这话又很寻常了。
过山峰的每次出手,目标公司蒸发的市值都没少过10亿美元,虽说自己也没落下多少……
刘琬英的思维模式从红隼转为过山峰,蹙眉道:“是需要警惕这种光鲜亮丽的包装。”
她之前谈论这位是考虑国内能不能做类似的颠覆项目,但以空头视角来看,形象完美,产品完美,模式完美,市场完美,投资完美,报道完美……
太完美反而不够真实了。
过山峰的调研和出击且不提,刘琬英见证了俞兴这两年的项目,发展过程中总是碰见大大小小的实际问题,瑰爱网可能涉及到公序良俗,百晓生承担着各种压力,比价网现在已经遭遇电商屏蔽,而也谈颠覆的微信公司从起步就是各种不被看好……
反观伊丽莎白·霍尔姆斯,好像确实有些完美的失真了。
就近期观察到的类似情况……
刘琬英忽然想到了被百晓生戳穿新衣的唐骏,他之前在舆论里的形象也十分完美。
“这个事需要跟一跟了,但这家公司短期里应该没法上市。”刘琬英做了决定,工作要从红隼移交到过山峰,“不好在这件事里拿到利益。”
“就当练手了,也是顺手一剖。”俞兴笑道,“正好之前都是中概股,要是这位有问题,也表示了我们的实事求是。”
国内目前基本认为过山峰不是外国的机构,也就有一些批评它利益熏心攻击中概股的声音,认为造成了什么什么影响,不过,对于雌雄大盗而言,主要是没什么资源,没法挑挑捡捡,只能做触手可及的项目。
刘琬英琢磨了一会,点头道:“嗯,如果有问题,可以当做调研报告里的附录,当作工作中的花絮好了。”
俞兴点点头,嘿,顺手的事。
不过,华尔街那边鞭长莫及,想要摸清一个明星项目的情况必然需要时日。
俞兴的工作重心仍旧在微信公司。
没过两天,处理完家庭事情的李善友再次抵达申城,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百晓生总裁办,探讨他收到的关于公司期权的问题。
俞兴之前已经拿出5%的期权用于激励员工,最近又筹划拿出更多的以“研发工作”为核心的期权分配计划。
李善友认为这一点不太合理,市场还没做呢,期权都分给研发团队,似乎操之过急了。
俞兴不解,询问道:“我是股东,你又没股份,这和你有什么关系?”
李善友:“你……”
俞兴换了个角度:“投资人都没意见,你为什么要有意见?”
李善友:“我……”
俞兴想了想:“是因为你不做研发,但也想要期权吗?”
李善友:“这……”
俞兴见他不能答,继续说道:“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,打法就是必须以快打慢,这样才能拿到一些机会。”
李善友收拢心绪,问了句:“你要多快?”
俞兴坚定的说道:“有多快就多快!”
他把话题绕回去:“但这种快必须在技术扎实推进的前提下才能进行,公司现在能拿出来什么是什么,这种时候就不要吝啬吝惜了。”
李善友“嗯”了一声:“也是,公司做不出来,期权就是废纸。”
片刻之后,他还是想争取争取:“公司只给研发团队,其他人呢,就好比我吧,我要是没有,心里总得嘀咕两句,少点也行啊。”
俞兴纳闷道:“你又不看好公司,是来看怎么死的,期权都是废纸了,你还嘀咕什么?”
李善友忽然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让人不舒服的风格,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老了,只觉得年轻人真是快言快语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