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我不读兵书,但我代表兵家,谁有意见 (第2/2页)
如今退休的张汤,看似沾染了一身污泥,可不碰官场,仅以法家门徒自处时。 他何尝不是逆境重生,铸就了一道金身呢?
张汤本就是曾经官居三公的人物,又有法家这个强盛学派做后盾,他的到场,算是今天最重量级的一个人物!
额……
倒不是说大司马骠骑将军不是重量级,主要是霍去病的学派身份存疑,他也无意掺和学派争斗。
纯属是来给自己小老弟捧个人场的。
这位主。
在之后可预见的学派争锋中,不能算作参会选手,顶多算个……混子吧。
临近巳时。
前面该来的、要来的小虾米、大鳄鱼,基本已经到齐,这时候,掐着点、算着人的最后一个学派。
压轴登场了!
不是儒家还能是谁?
今天本该董仲舒来,当年皇帝陛下正式掌权之初,召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入京,参与者遍布诸子百家。
便是在那一次,董仲舒以‘天人三策’击败无数对手,打动皇帝的心,随后将儒家一举推上神坛!
也给自己铸了一道金身……
现在。
又有太子召百家门人,齐聚博望苑。
诸子百家贼心不死,欲要行鬼祟之事,儒家岂能不到场?儒家到场,董仲舒岂会不来?
但因不可抗力,他确实没来……
董仲舒想来,可不巧的是,皇帝今天特别想见他,一早便将其召入宫中。
不得已。
儒家领衔人物,换成了孔安国。
至此,诸子百家中该到的都到了,没到的,那就是真没法到。
比如,杂家,阴阳家。
原本在大汉,杂家也是有代表人物的,而且尊贵无比,很可惜,他造反了,连带着杂家也被杀惨了。
是的。
说的就是淮南王刘安,还有他那数千门客。
由于淮南王大肆招揽杂家门人的缘故,在他造反失败后,杂家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。
他们敢来博望苑,刘据都不敢让他们进门!
而那阴阳家。
刘据可以放他们进来,不过估计他们没那个胆子。
须知,大名鼎鼎的文成将军,皇帝座上宾的方士少翁,可是被太子硬生生堵在未央宫里。
先扒个精光,再打个半死,最后一命呜呼啊!
血淋淋的例子摆在这儿。
还有哪个阴阳家门人敢在太子面前晃悠?还来博望苑?是找刺激吗?
“诸位!”
接士殿内,群贤在座,刘据端坐于主位,抬手压了压,殿内嗡嗡嘈杂声随之停下。
见众人都将视线投向自己,刘据适才温和笑道:“今日大家能齐聚于此,是给孤面子。”
“在此谢过了。”刘据朝周遭拱手一礼。
两个托最先表态。
李广粗声道:“那是,老夫冲的便是太子。”
霍去病正襟危坐,肃然道:“太子的面子,必须给。”
他俩话都撩出来了,太子礼也施了,旁人还能说什么,顺势应了下来呗,庄青翟、张汤等人齐齐拱手,口称:
“殿下言重……”
大殿内一阵轰鸣声,而在大殿角落一个正奋笔疾书的青年听来,心中只感太子手腕超绝。
今天诸子百家齐聚博望苑,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吗?
不尽然。
想寻求进身之阶的小门小派或许是,但道家、法家,却是存着与儒家打擂台的心思,他们来,是为仇敌而来。
儒家更不用说。
是为了镇压宵小而来!
可太子一句客套话,便将诸家齐聚的原因,归于给自己面子,诸家还顺势应了。
别小看这一说一应,无形的威望、名声,就是如此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!
‘即使太子今天一个贤才都没招揽到,仅凭刚刚的一番话,也已经是大有收获。’
‘董师诚不欺我啊!’
司马迁心中感慨,笔尖动作却一直没停,他今天的任务,便是记录下众人的言行举止。
他不代表儒家。
司马迁的确称呼董仲舒为老师,那是因为他跟着人家学《春秋》,可除了儒家经义,司马迁也学其他经传呀。
谁说老师就只有一个?
司马迁的主业,其实还是受他父亲司马谈、以及列位先祖的影响,主要负责写史。
此时此刻,他正在做的,便是记录历史。
而派他来的,是皇帝!
某种角度来说,司马迁代表的是皇帝的眼睛,因为他落于笔下的文字,最终都会落于皇帝眼中……
“既如此,孤便不再多啰嗦,今日是太子宫招揽俊才的策问,孤只有一个问题,你之才学,是否于国有用?”
“大家各抒己见,畅所欲言!
“奥,得提醒一句。”刘据笑道:“只谈才干哦。”
他意味深长的话语,使得殿内众人一阵哄笑,并非爽朗的笑,而是充满火药味的……
冷笑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