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章 通通搬走 (第1/2页)
十九章通通搬走
回到襄阳郡府时,郭嘉、邓芝两人早已翘首以待多时。
两人表情各不一样,邓芝脸色忽明忽暗,显然在重大选择时,有些犹豫不绝。郭嘉倒是一脸喜色,偶尔还紧紧握住拳头,用力击打另一个手掌,显示心里激动无比的情绪。
见到何晨进来,郭嘉也顾不上什么礼节,急急忙忙上前,张口就道:“恭喜主公,贺喜主公,此乃天助主公成就霸业,可喜可贺啊。”
何晨显然没有料到郭嘉反应如何兴奋,不由愣声道:“喜从何来?哦,难道奉孝你赞同某北上并州,抗击匈奴?”
郭嘉连连点头,笑脸满面道:“正是。”
何晨随手摆开下襟,在一座位坐了下来,表情一脸不解道:“假如听从董卓调令,北上并州,抗击匈奴。那就是要放弃荆州牧一职,也就是说要放弃苦心经营的南阳郡。奉孝你也知道,某呕心沥血,耗尽脑汁,好不容易在南阳站住脚,把士家大族凝成一枚拳头,一致对外。又让百姓归心,乐耕于田,假如就这样轻易放手,那这几年努力不是打水飘了?再则,南阳地杰人灵,无论是人口还是物资补充极为方便。加上好不容易占据的襄阳重镇,这一切难道就这样简单放弃?说实话,某心里万分不甘啊。而且前番奉孝不也是说先拿八郡,后图巴蜀吗?怎么如今又改变主意了?”
郭嘉平复了一下激动心情有,脸上随之严肃道:“自古成大业者,无不由北而南,由西向东而统一华夏。盖因历代政权皆处在中原黄河流域,乃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有着天然的巨大优势。纵观古今,秦属西部狄族,善骑射,以泰川之地而一统中原;高祖虽起兵于沛县,但发迹于汉中,得益于川蜀沃土,随后韩信的明修栈道,暗渡陈仓,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,还定三秦。最后才有垓下一战,一统中原的壮举。前番主公想以荆襄之兵,入主蜀川,虽不失一良策,但若能以并州起家,东出太行壶关,可功略河北四州;西出河东,可放眼凉、雍。再加上此时并州本地世族力量极为弱小,远不是荆州所可比拟,可方便主公彻底控制,其阻力远远小于襄阳等地。这只是其一;第二,主公虽然被圣上密诏表为荆州牧,但主公手没有官印、没有任命文书。假如主公改迁并州牧,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,也不会留下把柄,授人口舌。”
“军师所言极是,北方地区的经济发达,文化繁荣,人口众多,加上地处平原,气侯虽然恶劣,但民风剽悍,打仗勇猛,又常年和异族交战,兵源不是问题。再则,南方虽富,但大多偏安一隔,民风偏软,以楚国之强盛,却仍然无法抵御北方强兵,便可知其中三味。”邓芝随后补充道。
“你们都赞同放弃南阳,北上并州?”何晨极为郁闷,难道自己战略眼光真有那么差?
“其实放弃南阳还有一个好处。南阳乃四战之地,早晚会成为各路诸侯眼中盯,口中食。无数谁入主荆州,士族力量必然会被分化一批,拉拢一批,打压一批。这恰恰也省去主公日后尾大不掉的局面。待若干年后,主公再次入主荆州时,呵呵,恐怕变的十分简单。”
“而且主公不是一直苦愁无骑兵军团吗,假如在并州,这个问题立马迎刃而解。”二人越说越兴奋,空中描绘起蓝图,说的天花乱坠,口沫横飞。
并州真有这么好吗?何晨表情终于有些松动了。
郭嘉见何晨意动,趁热打铁道:“主公之所以舍不得南阳这地方,并非此地有多好,而是自己发费了大量心血在里面,忽然一夜之间要送给别人,心里舍不得,是不是?”
何晨被击中要害,不由自主连连点头道:“正是如此。”
“很好办,董卓不是要主公北击匈奴吗?这明显和前番用计拿襄阳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是想通过匈奴消耗主公实力呢。我等又不是傻子,总不能白白给使唤吧。这要打战,打的就是兵啊,那就把南阳所有兵团战士全部抽调走,包括“燃烧军团”“暗夜军团”还在组建中“暴雪军团”等等,哦还有预备民团兵役;这么多战士出征,总要吃穿吧?那南阳诸县的粮仓,包括所有的战略储粮,还有物资衣棉等等,全部拉走。可光有粮食也不够啊,武器、铠甲、箭矢呢?这都是消耗品来的,一旦战争打响,消耗惊人,也要通通拉走。铠甲损了要补,刀钝了要磨,那么青铜、精铁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,也要拉走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钱,这些东西估计不用属下说,主公心里也明白吧。”郭嘉奸笑两声道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